《学书漫谈》之秦朝其他书法家(赵高、胡毋敬、程邈)简谈!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1-10-13 浏览:160次

中国书法的源头是甲骨文,世界上古老的系统的文字之一,对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产生着影响,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心脏,不管是哪个人,只要看到甲骨文,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激动里有震惊,有神秘,有喜悦!每见一次,就像感受到一次心跳!

当然,还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符号或岩画,中华文明就是在我们的祖先手里一点点长大,凝结着智者先贤和万万千千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就这样一路披荆斩棘,风霜霁月,薪火相传,8000年的文明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汉字的功劳可谓独一无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小篆成了大一统的文字!在甲骨文活跃的时代,甲骨文是当时具有统一潜力的文字呢?汉字本身的象形造字法,是不是我们的古人沟通天地自然的一种表达,而天地自然之美便存留在汉字里,让汉字极具美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之美一点点表现,书写汉字的人认识到了汉字的美,汉字书写最终成为与众不同的艺术——书法。
秦统一天下,李斯负责书同文,对文字的历史走向和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李斯被定为中国书法历史上第一个书法家,有名姓记录的书法家!李斯之前的六国,夏商周,可以推测有很多书法高手,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精美的书法流传下来,只是没有留下姓名,也可以从此了解到,之前的书法之美还没有完全流行开来,也可以反应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人的意识形态!李斯随着文字大一统的潮流成为第一个有名姓的书法家,是不是也代表着书法之美的觉醒呢?

自李斯之后,秦汉四百年里不断出现有名姓的书法家!在秦朝和李斯一同整理书同文的还有赵高,胡毋敬和程邈。
《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李斯在之前的专题单说过,这次主要谈谈李斯以后至汉末的书家!

赵高秦朝著名宦官、权臣,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
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其善大篆。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汉书.艺文志》载赵高曾作《爰历篇》六章,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对创造小篆作出一定的贡献。《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赵高没有作品流传至今。想象一下李斯主持书同文时,赵高也是一员干将,不管其为人和身份如何,在文字的删减整改上肯定耗费了一份心血,其学习书写并成为留下姓名的书家,功夫的深厚自不待言!
赵高也正是因为勤奋和精通律法被秦始皇提拔的,一个勤奋的人更容易抓住机会!
赵高当权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是书写高手,不知道有没有从事刻碑撰铭立传的事,怎么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呢?是赵高根本没做关于书写文化的事,还是做了背后人厌恶其为人而统统抹灭了呢?赵高作为一个“书法家”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疑问。
后人对赵高评价褒贬不一,有说立志报仇的,有说祸国殃民的,有说文武双全的,有说奸邪凶逆的……

有人说:历史就像个小姑娘,谁想打扮谁打扮。其实历史很残酷,大浪淘沙;历史的真实更是毋庸置疑,从细节里流露出来!

胡毋敬秦栎阳狱吏,后为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斯作《仓頡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五十九人,中有胡毋敬。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妙品》亦谓胡毋敬“博识古今文字,亦与程邈、李斯省改大篆,著《博学篇》七章,覃思旧章,博采众训。”对创造小篆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说起“小篆”,我们首先想到李斯。一说起《永乐大典》我们会想到大才子解晋,一说起《四库全书》我们就会想到一代文豪纪晓岚。其实在这几个人背后都有一个等字,很多不知名的书写者被“等”掉了,当我们听到他们的名字时,不免觉得陌生!
胡毋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感觉是夹在历史缝隙里的人!胡毋敬作为整理小篆有突出贡献的人,光芒被掩盖在李斯赵高之下,主要是他作为一个文人,不像李斯和赵高那样当大权,作为太史令,是秦始皇的文书起草者,研究研究天文历法,更多的是当权者的传声筒,其影响力自然就小了不少!再加上没有能流传下来书法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便渐渐不为人所知了!

程邈字元岑,下邽(guī在中国陕西省渭南县)人;有作下杜(见许慎《说文解字叙》)、下邳人(见庾肩吾《书品》)。相传他首行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蔡邕称其“删古立隶文”。
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其“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
庾肩吾《书品》曰:“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案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为衙县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圆笔法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释其罪用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隶书’。”

程邈整理的隶书是秦隶,在书法上称为“古隶”,汉隶称为“今隶”。其实隶化从大篆就开始发生了,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程邈有机会整理也是顺应社会潮流!秦隶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为汉隶的成熟打下基础!
秦隶的出现,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书体。从此,我国文字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则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字体结构也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
秦朝初创的隶书,结体和用笔都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波磔也不明显,很有篆书的潦草写法,程邈通过整理使篆书草化字体规范统一,便于书写和记认,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程邈狱中创造隶书的经典传说,给后人很多的启示:历经坎坷而矢志不移、奋发有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意识力。“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把苦难和挫折当作一块垫脚石,结果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了超越自然的奇迹,程邈献字赎罪所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教益。
有时候会想,程邈很像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出函谷关,便杳无踪影,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程邈整理了秦隶,把方法借助秦始皇的权利推广的秦帝国,却没能留下真正的笔迹,也许他的笔迹留存下来了,混在我们所见的秦隶里,只是没有记名,不知道哪个是罢了…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精品字画欣赏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