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人品如字体刚正不阿,为严格的唐朝礼仪制度做贡献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1-10-11 浏览:441次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名臣、书法家,因书法闻名于世,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不仅书法出名,而且他的人品与其字体风格一样,刚正不阿,为严格唐朝的礼仪制度作出过较大贡献。
颜真卿像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颜真卿的人生历程。
一.少年有才、为官有政绩,遭权臣排挤
颜真卿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等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且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接着参加了科举考试,因成绩优秀,先中进士甲科,后中博学文词秀逸科(制举考试的一种)。
颜真卿因屡次中举,开始走上了为官之路,他先任校书郎,后又被任命为醴泉县尉、长安县尉、临川内史,经两次提升后任监察御史,并奉命巡查河东、陇州。他在巡视过程中曾平反了五原冤狱,从而受到百姓称赞;巡查河东时,罢免了不孝的朔方县令郑延祚,使其被朝廷下诏终身禁止录用。
颜真卿画像
到天宝八载(749年),颜真卿因政绩卓著,又被升任殿中侍御史,但他的频繁升任却受到宰相杨国忠的厌恶,并将他外调为东都采访判官。次年,再降为殿中侍御史。天宝十一载(752年),又转任武部员外郎,终因杨国忠的排挤,颜真卿于第二年被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二.坚决平叛乱,受君臣敬仰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当时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颜真卿当太守的平原城防守严密。玄宗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听到平原城还完好如初时,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
颜鲁公真卿
于是,朝廷任命颜真卿为户部侍郎,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附近十七个郡同一天自动归顺朝廷,共同推举颜真卿为盟主,这样颜真卿就有二十万兵力,他率领将领们截断了燕赵的交通联络。
此时,太子李亨(唐肃宗)已在灵武登基。颜真卿多次派使者带着用蜡丸封的信向李亨汇报军政事务,李亨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复任河北招讨使,后又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并调任御史大夫。当时,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但颜真卿仍像平常一样按法律办事,如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都被他弹劾降职。
颜真卿
能在混乱的局面当中,临危不乱,坚持按朝纲、法律办事,颜真卿这样做确实不简单,他的行为也受到了皇上、大臣们的敬仰。
三.刚正不阿,忠烈遭陷害
大历十二年(777年),奸臣元载被杀,经宰相杨绾、常衮举荐,颜真卿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但是,后来颜真卿又因刚正而得罪了宰相杨炎,被改为太子少师,仍兼礼仪使。到奸相卢杞掌权后,更加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改授他为太子太师,罢免其礼仪使一职。
建中四年(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并攻陷汝州。卢杞为了排挤颜真卿,就建议派他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居然不明事理而同意了。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颜真卿。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却果断地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
颜文忠
谁知一生忠烈的颜真卿从此走上了不归路,到达叛军阵营后颜真卿即被逮捕,后来,唐军日益强大,淮西形势转变。气急败坏的叛军首领李希烈,将颜真卿缢杀。享年76岁。
半年后,叛乱被平定,淮西节度使派军护送颜真卿的灵柩回京,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至汝州襄城县迎丧。同年,被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总之,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不仅书法出名,而且他的人品与其字体风格一样,刚正不阿,为严格唐朝的礼仪制度做出过较大贡献。我们在欣赏他优美书法的同时,更应该敬仰他精忠报国的高贵品德。为祖国建设、人民富裕做出应有的贡献。
颜真卿书法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精品字画欣赏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