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书法大师解密:中国书法秘笈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1-10-24 浏览:352次

我们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这些误区一般来源于对于书法的不了解,或者受到了一些“庸师”的误导。
有的人甚至练了几十年,书法仍旧不入门,其原因就是对于书法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在一条错误上的学书之路上渐行渐远,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本文,通过书法的“用笔之道”、“结构之门”、“章法之道”、“形神统一”、“气韵之美”五个元素,汇总9位书法大师经典阐述,逐一解密。

一、用笔之道
书法作为独特的传统艺术,其艺术的物化形态就是用笔来书写线条,结字造型的。而书法艺术正是通过这种物化的手段达到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作用,
晋代的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充分体现了她对用笔的重视,一开篇就是对用笔的论述:“善于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笔表现笔画线条力感的人,他的字会显得骨力坚挺;而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的字很容易使线条流于疲软、乏力。
王羲之更是认为:“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若壮士之折一肱骨。”意思是:一个字中有一个点写得不好,就像是一个美人坏了一只眼睛,一横没有写好,就像是一位壮士断了一条胳膊。

二、结构之门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法是主要的,是书法美的基础,但单独的笔画美不能直接构成书法的美。如果字的排列如一堆乱柴火,似一盘散沙,必然会使人眼花缭乱。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是以整个字出现的,因此以笔画为组成材料的汉字结体美是极为重要的。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关。”这句话出现在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中意思是说写字的时候,如何掌握字的结构是最难的,每一笔的位置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每一个字的笔画应该如何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再优美的笔画,只有附着在合理的“骨架”上才能“锦上添花”。假如结构先已“失常”,就是用了王羲之、颜真卿的笔法,这字也无法组合成漂亮的造型。
一味的追求端正则乏味,一味的求奇又会失态度,应该是正中求奇、平中求变,把握好分寸才能奇正相生。这就要求书者既受文字规范组成形式的约束,又要创作出多样变化千姿百态。“决谓牵制,补谓不足也,损谓有余,巧谓布置也”用笔略轻而快,就不会怯滞。不足之处,自然当补,有馀必当减损,落笔结字,要合理布置。

三、章法之道
章法是书法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章法与笔法、结体一起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三要素。这正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别于日常写字的一个重要标志。章法就是安排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使一幅字显现出整体美的法则。
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美,如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意思是,篆书崇尚婉转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流畅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不同书体都有不同的形质与情性。

苏轼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谨”。指的是写楷书时,不仅点画要精到,更重要的是把点画写得和谐、优美、有趣味、有神态,真书写得灵动。就是说,点画中写出使转的精气神来。反过来,“作草如真”,就是写草书绝不能忽略点画,使转中要体现出点画的意味。
书法是创造的艺术,其构件就是虫篆、草隶、八分,各种书体都可以相互借鉴,从而形成视觉美感。但这种创造并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则的落下第一笔,便奠定了一个字的主调,而第一个字也就确定了整篇的主调。主调确定了,便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章法来完成全篇。

四、形神统一
书法中“形”与“神”的统一,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之一,形是神的所生之地,因此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历代先贤都十分注重形的刻画,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就提到:“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意思就是每写一个字,都要通过这个字的造型来反映出这个字所应反映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而且不仅仅是形似,更应该神似。卫夫人把书道的本质,定性为客观事物物理之美,是典型的道法自然者的体现。
古人认为,想象的作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形象在大脑中所形成的表象材料进行转换、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出书法之形。
这其实是一种顿悟,是书法家对具体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悟”的实质就是在不同事物的意象可旁通的基础上,给本并没有艺术生命感受的汉字赋予别样的生命力。善于“悟”的人,能够在生活的观察中找到书写的灵感,达到一种艺术的状态。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合一”的理念。学习书法若能仔细观察和用心体会自然万物在形、神等方面与书法艺术的联系,久而久之必然会使书法作品透着一种天赋和灵气。当然“形”是为了“神”而服务的。

五、气韵之美
提到书法的美,就不能不说草书的动势之美。索靖的《草书势》对用结体的变化来表现动态美作出了如下描述:“骐骥怒而逼其辔,海水窊窿扬其波”以及“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草书结体就如奔跑中的运动员一样,竭力打破平正稳定的体势,或上体前倾,或上部后仰,这种前倾或后仰打破了平正稳定而产生了动态美。
三国时的曹植在《洛神赋》中也有“竦轻驱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的生动描写,意思是耸起轻灵的身躯象仙鹤一样欲飞还留。

书法作品是书者思想意识、品德行为的直接反映。人们在学习书法和创作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必然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贯穿其中,必然要显现出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通过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可以展现人的思想,洞悉人的心灵。所以书法既要师古,像古人学习技法,又要推陈出新,把个性与共性、人与我完美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精品字画欣赏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