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著名画家李思训十三幅青山绿水画鼻祖作品赏析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1-09-27 浏览:748次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唐朝时期绘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这里介绍李思训绘画作品。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
以战功闻名于世,唐玄宗时期晋封彭国公,卒后追赠秦州都督。曾任过右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传世的主要作品有《江帆楼阁图》《御苑采莲图(南宋人画)》《九成避暑图页(传李思训)》《宫苑图轴》《京畿瑞雪图纨扇》《京畿瑞雪图》《长江和绝岛》《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图》《方壶阆苑图》《太宗抵九成宫》《青绿山水图》《悬圃春深图(传李思训宋人画)》等
唐朝时期李思训《江帆楼阁图》赏析

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立轴,绢本,青绿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融汇了山水丘壑和人物动态,阐明唐代山水画已着意于生活与自然之交织、辉映,一派明媚春光景象。画中山石用墨线勾勒轮廓,石绿渲染。整体势态葱郁,富有装饰味,和有勾无皴的山石,起伏均匀的水纹,精丽工致的屋宇,图案形状的夹叶,十分相称,而且还可以看出其中吸取域外绘画的迹痕。
李思训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笔力遒劲。题材上多表现幽居之所。传为他的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江帆楼阁图》轴,画游人在江边活动,以细笔勾勒山石轮廓,赋重青绿色,富于装饰性。此画虽今被认定为宋人手笔,但可以反映他的画风。他的儿子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人,也是著名的画家,人称“小李将军”,秉承家学,亦擅青绿山水,风格工巧繁缛。这件作品并非李思训真迹,应是古代摹本。但从题材内容、表现技法方面看,都属于李思训流派,是研究李派山水的一件重要作品。清人安岐认为此画“傅色古艳,笔墨超轶,虽千里希远不能辨其青绿朱墨,传经久远,深透绢背,有入木三分之妙,的系唐画无疑,宜命为真迹”。
唐朝时期李思训《御苑采莲图(南宋人画)》赏析

唐李思训《御苑采莲图(南宋人画)》故宫博物院
此卷为吴景洲先生于1947年“倾囊得之”,1955年捐献故宫博物院,卷后有其长题,考定此卷为张丑《清河书画舫》中着录的“唐大李将军御苑采莲图”。后经有关学者考证,此卷为南宋人作,虽非出自李思训父子之手,但仍反映出早期青绿楼阁绘画的一些特点。《御苑采莲图》卷,又名《宫苑图》卷。本幅无款印。传为唐人作品,后幅吴景洲题跋,钤“瀛”、“景洲鉴定”印2方。此卷描绘古代宫苑中夏日景致,宫殿楼观、屋宇舟车纤若毫发,山石均以细笔勾出,略有皴斫,重青绿敷色,同时大量使用金线勾勒建筑物轮廓和网巾水纹,辉煌明丽,富有装饰性。
唐朝时期李思训《九成避暑图页(传李思训)》赏析

唐李思训《九成避暑图页(传李思训)》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无款识。对幅清代乾隆皇帝题诗。钤乾隆内府诸收藏印。《石渠宝笈》着录。
此幅为清宫旧藏,是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几幅时代较早、传为唐人的绘画作品之一。乾隆题诗中有“九成琼殿叠,百道玉泉翻”句,认为此图写九成宫。事实上,画面描绘的是贵族出行和游乐的场面,繁密富丽,充满亭台殿阁,其间人物、鞍马、舟车往来。画法虽具大小李将军“金碧山水”传派的特点,实为南宋画家所作。
唐朝时期李思训《宫苑图轴》赏析

唐李思训《宫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无作者款印。此图绘崇山峻岭间殿阁亭榭林立,人物穿梭往来。山水采用高远及深远的构图法,极尽岩岭幽缈之致。岩石以粗笔勾廓,行笔富于变化;部分山体行笔简劲,以墨笔皴擦或覆以石青、石绿;长松古木皆精致地表现出其表面纹理及枝叶,杂树叶冠则以白粉、石绿及墨笔点画或涂染。图中建筑、船只的描绘均未用界尺,但结构准确。屋脊等处多覆以石青、石绿色,用以代表琉璃瓦,门窗则施以对比的朱红色。
此外,建筑、船只、山体轮廓以及山间云气等景物多在墨线基础上以金线勾描,部分山体直接以泥金皴点,水纹纯用金线勾成,使画面显得金碧辉煌。
全图将山野之间的逸趣与宫殿的富丽完美地结合,是一幅极富装饰趣味的山水楼阁画佳作。
此图原被认为代表了唐代李思训画派的艺术风格,但傅熹年先生通过对图中的种种名物制度及金碧山水画派的发展进行科学考证,认为此图的时代上限恐难超越南宋中期,且不能代表李思训父子的画风,很可能出于既不了解唐代宫苑之制、也未亲见宋代宫苑贵邸的临安以外地区或民间画家之手。
唐代时期李思训(传)《京畿瑞雪图纨扇》赏析

唐代李思训(传)《京畿瑞雪图纨扇》故宫。《京畿瑞雪图》纨扇,传为唐人作品,绢本,设色,纵42.7cm,横45.2cm。
唐朝时期李思训画《京畿瑞雪图》赏析

本幅无款识,右裱边项子京题:“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画京畿瑞雪图,宋宣和御府藏物也,定为神品第一。古胥山樵项圣谟获于梅花和尚塔前,得秘玩焉,百金亦勿与易。
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李思训善画山水、楼阁、佛道、花木、鸟兽,尤以金碧山水著称。其山水画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在创作上,李思训除了取材实景,多描绘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和奇异秀丽的自然山川外,还结合神仙题材,创造出一种理想的山水画境界。
唐朝时期李思训《长江和绝岛》赏析

李思训此画描绘《长江和绝岛》图,此画展现山色苍苍,水光茫茫,点明这是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而且画面浩淼空阔。所画的就是江中两座孤山。这两座山四面环水,山势险峻,山上丛林茂密,一棵棵高大的乔木好像巨柱巍然耸立,直插云端。
唐朝时期李思训《明皇幸蜀图》赏析

唐朝时期李思训《明皇幸蜀图》,传为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一说李昭道)创作的大青绿设色绢本画。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描绘人马行走于崇山峻岭间。画上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御题诗:青绿关山迥,崎岖道路长。客人各结束,行李自周详。总为名和利,那辞劳与忙。年陈失姓氏,北宋近乎惠”
唐朝时期李思训《春山行旅图》赏析

此图描绘的是唐玄宗避难入蜀这一历史题材,画家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回避了唐玄宗逃难时的狼狈一面而将其粉饰为一派帝王游春行乐景象,所以此图又名《春山行旅图》。
画家巧妙的把一群负管行李的侍从安排在画幅中心,人马都在休息,布置了一个有趣的“歇晌”场面,把骑马正要过桥的唐明皇及他的殡妃、随从压缩在画幅的右角,使画面充满了愉悦、轻松的气氛,巧妙地回避了当时唐明皇所面临的严酷现实。​​​
唐朝时期李思训(款)《方壶阆苑图》赏析

清人画李思训(款)方壶阆苑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阆苑,也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在昆仑山之巅,是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东晋葛洪《神仙传》云:“昆仑圃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王母所居也。”
唐朝时期李思训(款)《太宗抵九成宫》赏析

名人画李思训(款)太宗抵九成宫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九成宫是唐朝第一离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

唐代李思训《青绿山水图》

唐李思训《悬圃春深图(传李思训宋人画)》
李思训唐代著名的画家,可以说是青绿山水画的先行者鼻祖。李思训有五个都擅长丹青的兄弟,但是最为有名的当属李思训,被当时的人们所喜爱,他的山水画可谓是一绝,李思训不仅擅长绘画,更是一位大将军,后来他的儿子昭道被人们称为小李将军,李思训在山水画上尤擅青绿山水画,后世人传青绿山水画的由来也是从李思训开始的,所以李思训青绿山水画先行者。
李思训的山水画有着展子虔的韵味,因为李思训也是皇室之人,所以他的山水画有着浓艳的颜色,金碧翠绿的,作品画风严谨,描绘入微,可谓当时是独树一帜,能运笔自若,把悬崖壁壑之间的纹络变化描绘自如,给人的感觉技艺高超,笔法丰富。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精品字画欣赏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