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上的字,是郭沫若的书法作品,为何还会遭到调侃?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1-10-05 浏览:406次

艺术一直是一种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事物。有的人认为艺术,是高尚无暇的明珠,可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存在于俗世之尘,细微之末。但其实无论是雅致又或者是民俗,不过都是艺术的形式不同而已,而无论是何种见解,也都有其可取之处。艺术见解之别,皆是人心不同而已。
艺术在我国的展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从古至今,在绘画,诗歌,音乐等领域,都有着具有我们民族特色艺术作品存在,甚至还存在与我们文字的书写技法之上。就书写技法来说,不同的书写形式也会引出诸多趣事。

(抽象的艺术)
一、书法的文化
书法是伴随文字而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历史跟文字一样悠长。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书法的历史也是传承已久。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造纸术是在汉朝由蔡伦发明的,而更早的时候皆是运用竹简布帛等物来作为文字的载体。这样就很难凸显书法技巧,对书写的技艺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所以之前所传承的书法仅仅只是用文字记录事件而已。
从能追溯到历史文明开始,书法就一直存在着,从殷商的甲骨文化,到西周的铭文,再到大秦帝国的“书同文”,光是字体就已经出现了好几种。等到了真正用纸书写的年代,书法的学习以及运用才真正的到了鼎盛时期。

从书写文字的统一,到书写载体纸张的发明,再到书写工具毛笔的出现。至此书法才从真正的意义上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而成为了一种艺术之后,就开始有美感和技艺之别了。
于是书法家们开始演化出各种不同的字体。例如结构简便,顿挫明显的隶书写法,笔力苍劲,潇洒写意的草书写法,集及百家之长,各具特色的行书写法。这个时候,文字书写的主要形式皆已出现,书法也随即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上,也涌现出诸多文人善用并且传承这门艺术。其中,最为出众的当属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四位,也分别就是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的代表者。
他们技法纯熟,书写潇洒,出自他们之手的书法作品也都被如今的书法家们奉为圭臬,价值不菲。在现代社会,更是有不少人去学习这门技术,成就自己的书写文风,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

二、书法家郭沫若的笑话
对于郭沫若,大家自然是十分的熟悉了,他是中国现代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体裁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首任校长。他的这些成就皆为人熟知,但他本人的涉猎却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名极具风格的书法大家。

(郭沫若的作品)
郭沫若是一名文坛泰斗,而从文之人都需要写字,写的文多了,字自然也要练好。据说,郭沫若曾研习书法70余年,几乎一辈子都在传承发扬这一门传统民族艺术。那他的字迹风骨应该是无人能及的,至少,也该比普通的书法家要强上不少。那么,我们今日就来瞻仰一下大师的作品。

这是郭沫若在山东博物馆上的题字,是不是觉得非常有趣,甚至看不懂他在写什么。据说,有的人会把郭大师的题字看成是“山东情妇馆”,这也一度让当地的居民非常尴尬,并且对郭大师的作品提出了批评和质疑。甚至乎有些人还提到这样的作品现世丢人,要求山东博物馆换掉郭大师的题字,重新找书法家写新的牌匾挂上去。

虽然社会舆论的力量和影响力不小,但是山东博物馆一方却没有听取大众的指责,坚持要用郭沫若的题字作为博物馆的牌匾。那么为什么郭大师的字这样饱受争议,不仅没能得到世人的喜爱,还被众人所批评指责。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1956年才开始对外开放。山东博物馆中拥有着大量的历史文物以及古代的精美艺术品,还囊括了许多古代的书画作品。这样一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级场馆,还是坚持了用郭大师的书法作品,自然是有个中原因的。

三、不被世人理解的艺术
郭沫若的题字暂且不论,他在考古界著名的“司母戊鼎”和“明定陵”两大事件中,成为了考古界的“千古罪人”,他的性情,在各处也都是备受争议的。其实郭大师,作为一个世间优秀的文人,他自然有自己所谓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高尚的情操,他的题字也并不是说就是随意挥洒,而是师出有名的高级艺术品。
在书法界,他凭借“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八个大字成就了自己独有的“郭体”,他的字体虽然也遭到了不少批评与质疑,但还是有不少人喜爱的,真正在这个艺术领域有过深深造诣的专家,还是能够看的懂他所表现得艺术风貌。

郭沫若在山东博物馆上的题字是草书,而草书本来就难以辨认,传承下来的作品也都皆是世人不太认同的,因为字迹实在是有些潦草。但是潦草之中全然透露着作者的风骨,展现着他们的精神风貌。这样的字难道还不值得被赞扬?

其实像这样的笑话也不仅仅只是郭大师,网络上也有很多其他的事例。比如,网上有人把“宾至如归”看成“妇女之宝”;把“勤能补拙”看成“杜甫能动”等等。这样的段子,层出不穷。也都成为了大家一时的笑料。但是我们真正从艺术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无不是一份精美的艺术品。

四、小结
对于艺术这样高深抽象的事物,大家自然是各有各的见解,拿佛家的思想来说,就是明心见性,什么样的人方能看出什么样的东西而已。风吹红旗,究竟是红旗在动还是风在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便是最好的体现了。
然而对于郭大师的作品来说,众人认为好,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众人所看不懂的,那也不一定就是坏的,也许在某一个历史时刻,这份艺术品会受到非常高的评价,而真正重要的,是郭大师当时高尚的心境,这才是一个文人最为重要的。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精品字画欣赏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